導讀:最近幾個月,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廠商宣布上調產品價格,業內人士認為,這次“漲價潮”的原因主要是元器件價格的上漲,化工原料、造紙、物流運輸等行業的因素均在其中。
最近幾個月,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廠商宣布上調產品價格,原因是上遊核心部件及元器件采購成本上升,再加上匯率的波動。
無論是電視還是手機廠商對於OLED屏幕的需求都非常旺盛
小米電視官方微博近日宣布,小米電視3s係列的零售價已遠低於生產成本。為保證正常供應,小米電視3s48英寸和55英寸上調至2599元和3999元(均不含運費)。2月8日0點起,小米商城、天貓、京東旗艦店和小米之家等渠道開始執行新價格。這是小米電視3s今年以來第二次宣布漲價。1月4日,3s48英寸小米電視從1999元上漲至2299元,而55英寸從3499元上漲至3699元。兩次漲價後,48英寸和55英寸小米電視的價格分別比去年貴了600元和500元。
另一家互聯網企業也撐不住成本上漲的壓力。去年11月21日,樂視超級電視宣布漲價,部分產品上調100元,部分上調300元。
相比互聯網電視,智能手機產品的漲價趨勢更加明顯。正月初八,新年開工的第二天,紅米手機官方微博宣布,紅米4/4A售價均上調100元,上調原因同樣是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,導致手機成本劇增,之前製定的成本價已經嚴重低於產品成本。
業內人士認為,這次“漲價潮”的原因主要是元器件價格的上漲,化工原料、造紙、物流運輸等行業的因素均在其中。元器件方麵,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,內存的價格漲幅已經超過20%。行業預測2017年供應緊張的手機零部件包括顯示屏、內存、閃存以及光學傳感元件。其中,OLED屏幕或許將成為最搶手的元器件。










